多装多赚?频繁超载原因何在?货车超载何以成为行业潜规则?

2019-10-14 13:38:53 重庆热线 WWW.CQOL.NET

武汉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李罗敏介绍,20世纪80年代道路货运市场放开后,交通部门为了市场管理和安全监管的需要,开始设立道路运输许可证和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,但由于证件办理需要有一定资质和安全运营要求,大部分中小业主都选择挂靠,滋生大批靠挂靠牟利的公司。

一名司机告诉记者,自己所在企业的合同约定管理费已经从2000元涨到了超过6000元,加上不断上涨的油费和过路费,运营成本水涨船高。

货运的上下游企业对超载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一位钢材贸易从业者告诉记者,在日常的热轧钢卷板运输中,一般按照单车运输重量计费,如果按照规定重量运输,每一吨钢材运输的单价要比超载的单价高出许多。用卷单位为了节省物流成本,倾向于接受违规操作。

对于生产方而言,由于合作关系,部分钢厂对于产品如何出仓可能会存在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的情况。

多趟反复运输也会提高物流公司的成本,超载节约出来的人力和车辆能够投入其他项目的运营。最终,物流过程各节点的“心照不宣”加上货车司机的“实际需求”,共同构成了一个人人都知道违规,却不愿意打破的“怪圈”。

行业闭环,如何做到多点管理?

多拉快跑,超载超限,路上呼啸而过的大货车是许多车主避之不及的存在。然而,一句“不超载挣不到钱”决不能作为开脱的理由。

部分专家认为,目前合法装载的货车司机由于单位重量的运费低,为了满足收入需要不得不退出货运市场或者加入超载行列。而造成单位运费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超载变相扩大了运能。

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,目前针对货车超载情况,执法部门会对驾驶人进行罚款和车辆的扣留,部分网友呼吁,应当加大对上下游相关方的审查处罚力度,从全链条、各环节入手,只处罚位于终端的货运司机治标不治本。

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认为,收费公路收费到期后,应当建立收费降低机制,完善治超监管设施,让大货车司机更安心,行驶安全也更有保障。

专家强调,此类事件重点应放在事前预防,不能等到超载酿成了后果才引起重视,也不能一罚了之,以罚代管。监管应当走到运输的源头中去,等货车在路上跑起来再截停,就已经有了不小的风险。

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 题:不能承受之重——货车超载何以成为行业潜规则?

新华社“中国网事”记者郭方达 徐海波 朱国亮

1 2
来源:新华网 作者:郭方达 徐海波 朱国亮
重庆热线·网友评论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