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某民企HR王念(化名)认为,应届生在求职前,最需要想清楚的是,自己到底想做什么,适合做什么,“想清楚这些问题,求职目标就明确了,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”。
调查中,30.9%的受访者希望用人单位能够为新员工提供更多入职培训和帮助。
正值招聘季,魏薇经常向已工作的学兄学姐请教,“他们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是人性化管理。比如公司在招聘时,应把岗位的工作内容、未来发展表述清楚,降低双方的选择成本”。魏薇认为,企业要形成对新人友好的氛围,才能让新员工更有归属感。
王霆认为,企业应重视新人的职业发展通道设计,提供清晰的职业成长路径和培养平台。“这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一条主线,能让年轻人进入企业后,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,按照企业所制定的路径,能够在两年、3年、5年后,达到什么样的水平”。另外,面对新生代员工,企业应改变管理模式,从原来的管理型的强压方式改变为赋能的方式,激发年轻人工作的主动性。
刘一潇认为,高校应争取与更多对口的、有潜力的企业合作,为在校生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,同时,帮助学生把关用人单位质量。此外,高校应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去实习,并且让学生明白实习的目的和意义。
王霆认为,高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职业指导和帮助,“尤其是在职业价值观方面,要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职场,以及职场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,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”。
中国青年报·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李丹妮 来源:中国青年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