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巫山县下庄人在绝壁上凿出脱贫路

2020-07-04 19:08:28 重庆热线 WWW.CQOL.NET

崇山峻岭中修筑的下庄路。吴光平摄/光明图片

早就听说重庆市巫山县有一个靠修路脱贫的山村,我出生在太行山上,多次采访河南红旗渠,2008年汶川地震时还曾六进汶川,走过太多的高山峡谷沟沟坎坎,对这次的采访信心满满。然而,5月24日,当我真正来到重庆巫山县下庄村时,着实还是吓了一跳。

下庄村位于巫山县小三峡的深处,整个村子被“锁”在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“天坑”之中,可谓与世隔绝。百余年来,靠着土肥水美的地质条件,村民们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自给自足。巴山蜀水造就了下庄,也困住了下庄。“下庄像口井,井有万丈深;来回走一趟,眼花头又昏。”这是下庄村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打油诗,2000年以前,村里150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大山,160多人没见过公路,360多人没见过电视,更别说高楼和汽车……闭塞的交通束缚了人们挣脱贫困和封闭的双手,阻挡着全村通向文明和富裕的脚步。

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”不甘“坐井观天”的下庄人产生了在悬崖上凿出一条路的念头。于是,从1997年起,7年时间,108人,前后6人牺牲,硬是开辟出8公里的羊肠小道。这条细细长长的小道,是下庄人的生存之路,百年闭塞的村子从此见到了“光”,打那天起,下庄修路致富的步子再也没停下来过。

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”。1945年毛泽东写《愚公移山》,写的是一份深切的期盼,如今一群人用行动将期盼化为现实,续写了愚公精神的当代传奇。

下庄之梦:一个走出大山、惠及子孙的梦想

人类不能没有梦想,就像不能没有太阳。一旦胸怀梦想,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太阳。而中华民族,自古就是个有梦想的民族。下庄人,用血汗之躯向大山宣战,只为圆一个世代的梦想。

20世纪90年代,大山里的老百姓脱贫,往往“靠着山脚晒太阳,等着别人送小康”。而在巫山县小三峡的深处,有一群人,他们怀揣走出大山、造福后代的梦想,开始用双手双脚在海拔110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天路。

他们是下庄人,也是当代愚公。

翻越两座山头,沿着悬崖边上的山路颠簸了一个多小时,我们终于来到下庄村。初至此,俨然到了一口“天井”之中,四周高山绝壁合围。村主任毛相林告诉记者,从“井口”到“井底”,垂直高度1100多米,而“井底”直径1.3公里,井口直径不到10公里。过去,全村4个社、96户人家、397人就住在“井底”。而连接外界的唯一一条“路”,是近70度山体上的三个大台阶和108道“之字拐”。村民们去巫山县城,要经由逼仄的古道翻越悬崖,一来一回至少4天。

凶险的地形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禁锢在了山底。下庄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山沟沟里,仿佛被世界遗忘,被时代遗弃了,贫穷在心底焦灼。“山里的水果成熟了却运不出去,只能烂在地里;大量的药材无法销售出去,只能烧了火;成群的猪羊赶不出山,生了急病的村民抬到半路就咽了气;山外的姑娘打死也不往山里嫁,男人们只能打光棍……”毛相林说,许多人从生到死都没能走出大山一步。

外面的世界明明那么近,只隔着这一座山,外面的世界却又那么远,只有耳闻,从未目见。下庄人做梦都想看看山外的天空。

1997年,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在县里干部班培训时,看到了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,如今家家电灯亮、户户电视唱、幢幢洋楼起、路上汽车忙的景象,被深深地刺激了。难道下庄村注定要与世隔绝吗?难道下庄人要一辈子困在这“井底”穷下去吗?培训回来,毛相林坐在“井口”之上,望着远处的苍穹,不停地问自己。

这个被称为“毛矮子”的小个子男人,回想起当年入党时的誓言:我誓死忠于党忠于人民!“我用什么为人民办事?忠于党又能为党做些什么?”来自内心深处的发问,让毛相林起了一个念头——修路。 

“我毛矮子虽然个头小,却不是无能之辈,我要修路,再难也要修,抠也要为子孙后代抠出一条路来!”中气十足的呐喊在山间回响,激荡起向贫穷和闭塞宣战的决心和勇气。

下庄村不是没有修过路,却一直都没能修成。毛相林的想法在村民中引发了不少质疑和反对,他便和驻村干部方四才一遍遍跟村民磨嘴皮算细账,“山凿一尺宽一尺,路修一丈长一丈。如能前进一丈,绝不后退一尺。我们修不完还有儿子,儿子修不完还有孙子,总有能修完的一天。”

村民们渐渐动了心。“修吧!”“我同意修!”“我也支持修!”……乡亲们纷纷高举手臂,一场征服自然挖掉穷根的战役,就在这些青筋暴突的庄稼汉手中,打响了。

这是愚公移山般的坚定与决绝。愚公感动“操蛇之神”和“天帝”而得助,而下庄人靠着自己的双手和身体,扑向大山,攀上万丈悬崖,向天要路。

1 2 3
来源:光明日报 作者: 郑晋鸣
重庆热线·网友评论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