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救“科研狗”​莫把导师当敌人实现“被指导”是王道

2019-12-03 16:55:39 重庆热线 WWW.CQOL.NET

为了帮助初出茅庐的“科研萌新”尽快接受现实,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刘崇茹,开了一张名为“大家一样难”的药方。

刘崇茹自己就曾是一名科研崩溃症的“晚期患者”,读博的压力曾让她好几个月都处于失眠状态。而现在她经常笑哈哈地分享自己和一些科研名人的绝望瞬间,告诉学生:如果一个博士生没有经过从崩溃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过程,要不就是你特别牛,要不就是你的研究太简单了。痛苦的磨练几乎不可避免,所有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。换句话说,“你没有更难,大家都一样难。既然大家都会经历这个过程,那就安心迎接它到来吧”。刘崇茹觉得这样解释“或许能够让同学们释怀一些”。

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,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科研中的困难和挫折。

在日常教学中,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邓芙蓉特别关注心态问题,她和她的学生一起开出了一张“积极拥抱压力”的药方。

李欣欣(化名)是直博生,她硕士一入学,邓芙蓉老师就交给她一个高难度任务——写英文论文。“我当时觉得可能导师认为我资质还不错?”1994年出生的李欣欣笑嘻嘻地说。

其实,这有点超出她的能力范围,她只能用“笨办法”,一点点啃文献,再一句句模仿外国文献的写作方式。尽管脸上不停“爆痘”,但她非常认同自己的工作:“虽然很难,但得到锻炼对我自己也有好处嘛,这些都是我未来独立做科研的资本。”

“我们能做科研其实已经很好了,圈子单纯,目标明确。夏天有空调、冬天有暖气,也不用操心房租、水电……这样想能提高自己的幸福感。”李欣欣的积极心态很奏效,入学第一年,她就已经发表了一篇不错的英文文章。

别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过度焦虑上

然而,主观积极也不能改变客观困难重重的事实,每个科研勇士都得直面压力,随之而来的焦虑情绪,便是科研崩溃症的主要症状之一。

引起焦虑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实验失败、作业期限临近、缺乏选题灵感等等。中国青年报·中国青年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同学,“怕毕不了业”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。正如在美国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的刘宁浩(化名)剖析说:“毕业压力是最大的焦虑来源。”

对于“毕业焦虑”,刘崇茹给学生们开出的“药方”是:“不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过度焦虑上。”

具体而言,刘崇茹帮学生想出一个“8×5”去焦虑法。她告诉学生:“能考取研究生,大家资质都不会差,你们只要保证每天8个小时、一周5天的时间都用在科研上,不可能毕不了业。”她想向同学们强调的是:只要日常足够努力,就不需要担心毕业的问题。最好力争早出成果,变“被动研究”为“主动研究”。

邓芙蓉指导的硕士生刘华(化名)也探索过几种抗焦虑方法,主要用于应对日常科研中无法突破瓶颈的情况。

一是“吃”。刘华性格开朗、健谈,她非常直白地告诉记者,曾经有一段时间,无法突破自己,感觉“吃”确实能让人暂时舒服一些,这也是不少同学的选择。但这种“疗法”有一个副作用——胖,所以她其实不太推荐。

她推荐第二种方法,“管理自己,找点事干”。刘华觉得,“闲着”是焦虑的催化剂。越是遇到科研瓶颈时,越要对自己有规划,要和导师积极沟通,并且行动起来。

莫把导师当敌人,实现“被指导”是王道

在采访中,中国青年报·中国青年网记者还发现,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科研进展的重要因素。不少学生和导师都在探索和总结如何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。

“充分交流”是张海霞给不尽如人意的师生关系开出的一张“药方”。

1 2 3
来源:中国青年报 作者:张茜
重庆热线·网友评论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