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甲中乙大批俱乐部遭遇经营困境“辽老大”领衔中甲“欠薪团”

2018-12-26 10:38:50 重庆热线 WWW.CQOL.NET

中乙球队境况更为严重

中国足协近期召开2018年联赛总结会议,公布了最新的准入制度以及明年的财政指标,可以说职业联赛的准入制度只会越来越严,在这种大势已经不可逆转的情况下,才有了多支中甲球队难以为继的情形。在更低一级的中乙,情况则更为严重。多支球队存在欠薪,合肥桂冠和沈阳东进被足协取消联赛注册资格。上个月,深圳雷曼人人宣布退出中乙并对队员发了解约函,保定容大、宁夏山屿海纷纷宣布转让俱乐部股权,丽江飞虎也发文寻找合作伙伴,海南博盈身陷经济困境下赛季很可能全用新人……在中超的带动下,中甲中乙联赛的投入也水涨船高。就拿正寻求转让的宁夏山屿海来讲,他们在公告中表示,过去3个赛季投资方合计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,依旧没能冲甲成功。按照最新版本的《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俱乐部准入规程》,足协要求到2020年,中乙球队须有4支梯队。这对于很多起步较晚的中乙球队来说,压力和负担都很大。一名中乙俱乐部老总就直言,“先不要说多养一支队每年要多开销多少钱,如果没有地方体育局的支持,我们上哪儿去凑那么多球员?”

“勒紧裤腰带”也难自救

根据中国足协的最新政策,中甲2019赛季的“注资帽”为1.1亿元,未来两年每年递减1000万元。2019赛季中乙“注资帽”为2500万元,到2021赛季为2000万元。尽管相比于中超,这个限额已经很低,但仍有不少中甲中乙俱乐部认为,足协政策还可以限制额度更低一些,让俱乐部拥有更多的成本压缩空间,以便更加良性地运转和经营。“中甲中乙的关注度不高,没法给赞助商带来像中超一样的曝光率,中超球队投入大至少还有产出,中甲中乙几乎就是纯砸钱!”某中乙俱乐部老总说,“中乙很多球队场均上座都不到千人,一个赛季的门票收入只有几万元,一些想冲超冲甲的球队如果头一年砸钱没达到预期,第二年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。”缺少赞助的中甲、中乙球队往往都选择中性冠名,这倒是符合中国足协的要求,但俱乐部也是有苦难言,“我们没有中超动辄几千万的分红,想要引进资金就意味着要放弃中性队名。按照中国足协新规,未来一点想念都没有了。”近两年中甲球队平均每个赛季的投入达到5000万元左右,但分红仅有40余万元,商业开发程度低,再加之低下的人才产出率无法变现,决定了它们的尴尬角色。

相关链接

中甲扩军

成足希望大增

尽管生存都存在问题,但中国足协仍强推中甲中乙扩军。按照新规,2020年中甲联赛扩军至18队,2019赛季中甲联赛最后一名直接降级,中乙前三直接升级;中甲倒数第二、第三与中乙第四、第五进行附加赛。对于今年已经冲乙成功的成都兴城来说,这倒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机会,他们在新赛季实现“两级跳”并非不可能。

今年刚刚成立的成都兴城足球俱乐部提出的目标是“一年冲乙、三年冲甲、五年冲超”,目前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。在球队冲乙成功之后,俱乐部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鸣琴表示,希望更早地实现接下来的目标。由于中甲后年扩军,新赛季除了中乙前三名直接冲甲,第五名也可以参加冲甲附加赛,对于包括成都兴城在内的多支“有想法”的球队来说希望大增。虽然新赛季中乙扩军至32支球队,但大部分球队的日子都不好过,目前多家俱乐部已陷入经营困境,有的甚至已经退出中乙。在此形势下,拥有国企背景的成都兴城队在冲甲对手削减的情况下,更容易脱颖而出。

新赛季中乙联赛正式确定投资金额不得超过2500万元,一些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缩小投资额。之所以制定这样的“投资帽”政策,也是为了避免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,球员工资、奖金以及引援的花费都会相应减少。除了对U21进行出场人数硬性要求外,中乙联赛还会积极推进报名球员本土化,中乙联赛将设立长期租借机制,鼓励中超、中甲俱乐部适龄球员租借到中乙俱乐部参赛。如何在新形势新规则下引进强援并充分培养本土子弟兵,同时加强俱乐部管理效益,也是摆在成都兴城足球俱乐部面前的课题。

1 2 3
来源:成都日报 作者:黄一可
重庆热线·网友评论
更多资讯